close

因為手指頭的關節輪流脹痛,所以又不得不回到免疫科,
張德明院長又升官了,現在是軍醫局局長,只剩一診,
我只好另尋高明。
這次最快最佳時段是週四下午,掛到教學門診,
掛號網站上特別註明"教學門診",病人可以有較多的時間與醫師討論病情,
所以我毫不猶豫的按了"確定"鍵,完全沒事先調查醫師的口碑。
當天,門診前就發現,門可羅雀的,讓我以為走錯診間,
先簽了"同意書"後,直接進入診間,
陳相成醫師,免疫風濕科,教授喔,
他的身後做了四位年輕醫師。
陳醫師問了我的症狀、看了電子病歷後,
就會回頭指導年輕的醫師,特別加強問診應該注意事項及態度。
我很喜歡陳醫師的態度,不但教學仔細,也會顧及我的感受,
他仔細的詢問了家族病史、過去治療史、停藥的原因等,
過程中,不斷的提醒年輕醫師,詢問他們的意見
他也細心的觀察我的舉止,
所以他發現我的手指關節非常柔軟,叫我跟著他做了幾個動作,
他認為我可能屬於"良性關節過動症"
因為關節柔軟,所以容易忽略動作的危險性,而更容易受傷,
常會感到肌肉骨骼的酸痛。
而我有乾躁症,無汗特別擲得注意,
所以連帶的會有@#$%^^&的症狀出現,
甚至甲狀腺、心臟都容易有問題,
(我的家人確實有甲狀腺癌和甲狀腺機能亢進的問題,而我自己則有心臟瓣膜發育不全的問題)
於是我又開始檢查"類風濕關節炎、甲狀腺機能、乾躁症、紅斑性狼瘡、神經傳導"。
二週後,
繼續在教學門診看結果,
還是要簽同意書,我不是早就同意了嗎?
護理師笑笑說"因為每次門診的教學對象不一樣,所以每次都要詢問意願",
檢查結果,一切正常。還好,但我的症狀???
醫師立刻察覺我的疑惑,
回頭告訴年輕醫師"診斷決不能只依靠檢驗報告",也必須回應臨床的症狀,
也許病人比較敏感,再發病的初期就就醫檢查,所以檢驗指數只能看到一點點的變化,
如果貿然就診斷正常,忽略病人的主觀陳述,不但沒有協助病人解決生活困擾,
更可能耽誤病情的變化,甚至造成誤診,或進一步的醫療糾紛",
陳醫師立刻和我溝通解決生活困擾的方法--藥方,
清楚的說明藥物的研究報告及臨床效果,
於是,我又開始服用奎寧和唾液促進劑了,期待有一天可以改善乾眼的症狀,
並利用低劑量的消炎止痛藥,控制我的手指關節,
等待下一次的教學門診,
教學門診,要花上30-40分鐘,要有心理準備喔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九斤的媽 的頭像
    九斤的媽

    九斤的異想世界

    九斤的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